三亚全流程创新“海绵城市”建设、运用和管理模式

日期 :2019-12-10 08:51:51  来源:海南日报

三亚全流程创新“海绵城市”建设、运用和管理模式

建得好 用得好 管得好

1575939187221882.jpg

俯瞰三亚市榆亚路鹿回头滨河公园路段,经“海绵城市”改造,不仅能吸水、蓄水,还能及时排水,消除隐患。武昊 摄

随着三亚“海绵城市”试点的推进,硬件设施在不断完善。

但建得好,还要用得好、管得好。

有了硬件,“软件”管理上有哪些新的探索?对“海绵城市”建设而言,创新是永恒的主题。

三亚通过全流程创新“海绵城市”建设、运用和管理模式,既多方融资搞建设,又全面应用出成果,更注重采用智能化管理工具,构建三大系统确保智能化实时监测和应急指挥。

1575939210981138.jpg

建设——

打包7个项目涵盖管网和河道等类型

三亚“海绵城市”试点位于中心城区的核心区域,总面积20.3平方公里,老旧小区很多,要对其管网进行全面升级改造,难度不言而喻。

点多面广困难重重,怎么办?

结合城市开发建设计划和项目可实施性,三亚不断优化调整,最终确定“海绵城市”试点项目库项目总计122个,计划总 50.61亿元。

在项目 方面,三亚为降低政府短期债务、转换政府职能、减轻政府财政负担、促进 主体的多元化,对于“海绵城市”项目均打包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(PPP模式)。

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成立三亚海绵城市 建设有限公司,由公司负责设计、融资、建设、运营维护工作,政府则主导项目前期识别、建设监管、征地拆迁,以及用地支持、验收、运营期绩效考核等工作。

据了解,三亚“海绵城市”试点区域内的“海绵”PPP项目,已根据项目所属片区及服务区域打包为7个项目,涵盖雨污水管网整治改造、河道修复、水厂建设等多种类型,建设期为3年。同时综合考虑“海绵城市”试点区现状基本情况,三亚分析目前面临的水系统问题,根据国家相关要求将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与质量提升作为“海绵城市”建设的重中之重。

按照源头削减、过程控制、系统治理、绿灰结合的思路,三亚还实行补短板、控增量、去存量,统筹源头、过程和末端,协同各职能部门打造区域海绵城市样板,提升城市水生态和水环境质量。

应用——

天然水域保持和雨水资源化超预期

依托“海绵城市”试点区现状自然条件,三亚以东岸湿地、丰兴隆公园等影响区域水环境的重点项目为基础,构建起以内涝治理、水环境改善、水生态提升为主的综合性“海绵城市”建设体系,随着一大批项目的建设运行,区域“海绵化”成效明显。

——区域水安全等级显著提升。根据监测结果,三亚“海绵城市”试点区域内的下洋田、凤凰路嘉宝花园等较为严重的内涝点,经受住了日降水量超过100毫米的强降雨考验,也让广大市民切身感受到“海绵城市”建设带来的好处。

——城市水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。三亚将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与质量提升作为“海绵城市”建设重要事项,通过旱季排口全线截污、雨污水混接改造以及管网试点建设,让区域管网系统得以提质增效。通过源头、过程和系统整治,三亚河部分区域水质达到IV类标准,腊尾山塘、鸭仔塘已消除黑臭现象,水质持续改善。

——城市人居环境有较大改善。新增绿地面积约130公顷、生态岸线约13公里、水域面积约40公顷、红树林大面积复种……如今的三亚,通过源头项目完成了雨污分流改造工作,建设起源头海绵控制措施,实现“小雨不积水、大雨不内涝”。而丰兴隆生态公园、东岸湿地公园等项目的生态环境功能在区域和流域尺度上不断拓展,让城市宜居水平不断提升。

目前,三亚天然水域面积保持程度已达到文件批复要求,占试点区域的13%。“海绵城市”试点区域内的抱坡溪湿地、东岸湿地、鸭仔塘、山水国际山塘、腊尾山塘、红树林生态公园、东河、丰兴隆生态公园、西河、临春河以及水塘、排洪渠等小微水体,天然水域面积已达264.33公顷。

同时,三亚将收集后的雨水主要用于生态补水、工业用水、绿化用水以及道路浇洒用水。据统计,全市“海绵城市”试点区域内的年供水量约为3647万立方米;已建成的湿地和公园调蓄处理总量为3.4万立方米;部分源头建筑与小区项目、广场绿地项目建设中设置的雨水桶和调蓄池,调蓄容积共计0.84万立方米。经汇总,全年雨水利用总量共计可达370万立方米,雨水资源化利用率可达10.15%,超过上级下达的5%目标值。

管理——

三大系统确保智能化实时监测和指挥

三亚“海绵城市”注重推行智能化管理方式,主要包括三大系统:

——“海绵城市”在线监测系统。

该系统集成海绵设施、排水管网、河道、湖泊安装的在线监测数据,可实现对排水管道、检查井、排水口、海绵设施、城市河湖水系等点位数据的在线监测和预警预报,可为三亚市“海绵城市”建设效果评估提供数据支撑,同时还能及时、准确地为公众发布精细化内涝预警预报信息。

此举也大幅提高了三亚应对排水内涝时间的信息化管控能力,减少由于内涝导致的生命财产损失。该系统还包括监测数据展示、监测地图查看、监测数据对比3个功能。

——内涝预警与防汛应急指挥系统。

当排水系统发生检查井溢流、路面塌陷、管道破裂、管道堵塞和危险污染物排入等紧急事故时,如何发现并快速反馈问题、准确通知相关责任人、跟踪记录处理过程等非常重要。高效的应急处理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,保证管网尽快恢复正常。

三亚内涝预警与防汛应急指挥系统就综合运用在线监测预警、模拟分析、定位技术、移动终端手机等信息化技术,为排水系统的应急抢险提供全流程、精细化和标准化的管理模式,大幅提升了应急响应速度并辅助应急方案科学决策。

——海绵地图管理系统。

三亚海绵地图管理系统在基础地理信息基础上,叠加相关的各种专项信息,如交通、水域、建筑、植被、地下管网、海绵项目等,建立起“海绵城市”一张图,为规划、设计、决策提供准确的空间数据参考。

以地图为载体,三亚突出展现“海绵城市”试点区的现状,通过对比各阶段、各分区的目标和建成状态,反映出不同级别地块的建设效果。该系统还能动态集成“海绵城市”建设全生命周期的所有信息,作为平台展示的统一窗口,为其他应用子系统提供地图服务。

三亚海绵地图管理系统共包括:地图基础操作、地图数据显示、专题图显示与生成、海绵项目分类统计4个模块,能让管理者一目了然,事半功倍。

(撰文/平宗)


关键词:三亚全流程创新“海绵城市”建设、运用和管理模式

相关资讯

免责声明:本页面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信息的无偿服务,所有楼盘信息以开发商最终公布为准,不声明或保证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。刊载的楼盘资料不视为楼盘已达到可售标 准,仅供参考和借鉴, 购房者 在购房时需慎重考虑。参阅本网站的用户,应被视为已确认得悉上述立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