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亚崖州湾将打造成南海新区!准备这样建(二)

日期 :2019-01-08 15:01:08  来源:海南自由贸易区

城市设计指引

一、城市设计原则与总体要求

1.景观优先原则

以望海观山为前提,以纵横开合的观景廊道为依托,打造城市公共开敞空间系统,形成城市内部主要开敞空间内与周边山体、水体的景观联系。

2.色彩协调原则

崖州湾以蓝色的海湾、宁远河,以及绿色的山体和农田为背景,城市在建筑色彩上,需要与环境背景充分的协调,形成以滨海蓝天为背景、城绿融合的城市景观风貌。

3.风貌和谐原则

规划依托区域内不同的景观框架形成景观风貌区,在彰显地域特色和新城风貌的同时,注重新城与古城、产业与生活等风貌区的和谐和统一。

4.人性化尺度原则

在保证城市优地优用、高效集约使用的同时, 重点保证人尺度界面,即裙房低层部分的建筑界面控制,鼓励采取多样而富有变化的空间界面增加城市活力,同时严格控制近人尺度的建筑体量,避免空间压抑感。

二、城市设计总体结构

整体城市设计结构为“一核四心多点,两轴两带四片”:一核,即城市中央综合服务核心;四心,分别是北部以城市体育中心为主的文体活动中心,西侧临海以高端酒店和产业服务为主的商务休闲中心,东侧生活服务中心和南侧以会展中心、种业交易中心为主的商贸会展中心;多点是分布在各个功能区的服务性节点,涵盖科研教育、社区服务、办公孵化等内容;两轴,即十字相交的城市结构轴,南北展开的科技服务功能轴,东西延伸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轴;两带,即滨海生态休闲景观带和宁远河通海生态带;四片,分别是总部南繁科技城片区,西侧大学城区,东侧产城融合服务区和南部深海科技城区。规划强调城市个性和标志性特征。利用规划区域内山体和河流,构建开放空间网络,并建设一系列具有三亚景观特征、标识性强的建筑物和构筑物。

城市景观风貌轴

城市主要景观结构应突出滨海、滨河特征,实现滨海、滨河一线景观与场地东南方位南山的可视性和可达性;同时还应保证滨水地带及场地公园绿地的公共性;提高城市自然资源的景观质量。

自然景观风貌带

自然景观风貌带主要为宁远河生态景观带、滨海生态景观带和南山自然生态区。宁远河生态景观带以滨河绿化、亲水活动和生活休闲设施为主要风貌特征,强调绿化掩映和保护利用并重;滨海生态带以沙滩酒店、水上活动、海岸植被为主要风貌特征,强调阳光沙滩的休闲享乐属性;南山自然生态区则是整个城市的南部自然屏障,强调生态保育与林地维护。

特色城市风貌区

功能特征区域控制:尊重规划区的现状,同时结合方案的用地布局,通过不同区域的风貌控制,形成核心景观风貌区域和特色景观风貌区。

开敞空间

规划形成城市高质量开敞空间系统。包含水体与滨水开敞空间、城市公园、山体空间三大部分;滨水开敞空间与城市公园布置公共性的娱乐、休闲、游憩等设施,形成系统性的公共空间活动骨架;美化山体空间为市民提供健身休闲和城市观光场所。

城市地标区域布局

结合中央公园和通海公园交汇处设置地标建筑群,成为科技城天际轮廓线的制高点。

主要出入口控制要求

城区主要出入通道包括:南北向的1号、3号及原有的崖州大道,东西向的4号、5号及港口路。

1号路3号路北侧桥头部分结合绿地重点设计景观空间,并协调古城风貌,展现历史文化内涵。

4号路西接滨海9号路,是城市通海的重要通道,以椰风海韵的城市林荫大道要求进行重点打造。

5号路西端为度假酒店和大学体育中心,此处雕塑及公共构筑物以展示新城生态形象。

视线通廊

根据山、水、城视廊联系,构建完整、连续的视线通廊系统; 按照城市设计分析方案沿视廊中心线,两侧各控制40米宽,共80米为视廊核心区;以观景点为顶点,视廊核心区为中线,水平15度视角范围内区域为视廊控制区;重点控制3号路、4号路、5号路、6号路、30号路等为重要都市通水视廊;控制1号路、8号路和崖州大道等为重要都市通山视廊;控制9号路、30号路、港口路为重要自然景观通廊。

建筑体量

公共建筑的45米以下部分,立面最大连续长度不宜超过65米;公共建筑45米以上部分,每层面积占建筑基底面积的比例不宜超过20%;立面连续长度不宜超过40米;多层住宅的立面连续长度不宜超过60米;高层塔式住宅的面宽不宜超过40米。

建筑形式与色彩

建筑主色调宜浅色系为主,住宅建筑风格宜体现现代简约风格。公共建筑宜根据自身特点,考虑立面颜色和风格特点。

夜景照明

夜景照明以柔和的暖色照明为主基调,强调建筑簇群照明和开放空间轴的特色照明;地标建筑和重点区域应体现鲜明的夜间特色;滨水公共照明和城市公园以功能性照明为主,减少对于鸟类的干扰;在观海公园考虑一处特色轮廓线照明。

  空间管控

“绿线”划定与控制要求

规划范围内的公园绿地、防护绿地的用地范围为本次规划确定的“绿线”控制范围,控制要点如下:

绿线内的用地,不得改作它用;不得在绿线范围内进行违规建设;需要临时占用绿线内用地的,必须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手续。

“蓝线”划定与控制要求

规划范围内的较大面积水域、水系为本次规划确定的“蓝线”控制范围;城市蓝线范围内禁止下列活动:违反城市蓝线保护和控制要求的建设活动;擅自填埋、占用城市蓝线内水域;影响水系安全的爆破、采石、取土;擅自建设各类排污设施;其它对城市水系保护构成破坏的活动。

“黄线”划定与控制要求

规划范围内主要市政公用设施用地范围为规划“黄线”控制范围;黄线内的用地不得改作它用,不得违反法律法规、强制性标准以及批准的规划进行开发建设;因城镇发展和镇区功能、布局变化等,需要调整黄线的,应当组织专家论证,依法调整城市规划,并相应调整黄线。

“紫线”划定与控制要求

规划范围内主要文物保护单位列入“紫线”控制范围主要包括大云寺遗址与盛德堂遗址;文物保护单位应按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》的规定进行保护。

地块合并要求

当几个地块合并统一开发时,街坊内的地块界线和内部通路可根据实际开发建设的需要,在修建性详细规划等下一层次规划设计中做适当调整,但合并后地块开发应满足以下要求:

1.用地构成比例与原规划基本相同;

2.绿地、广场、社会性公益设施用地面积应总量保证;

3.建设开发总量不得大于原各地块开发量之和;

4.建筑限高应小于等于原各地块建筑限高。

5.街坊内部的支路线形可根据情况适当调整,但应保证其出入口位置、横断面形式、道路面积不变。

地下空间利用

结合市政工程建设,鼓励综合利用地下空间。地下一层(即浅层地下空间)鼓励设置地下商业空间(商业空间面积可不计入地块容积率)、地下停车场库和市政设施空间,邻近地下交通长廊的应与其良好衔接。地下二层鼓励作为各建筑单体的地下停车和市政设施空间等,也可由业主自行开发利用,但其垂直投影范围不能超出其用地边界。

  关于《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》的批前公示

为贯彻落实海南省政府工作部署,在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等有关厅委的指导下,我市委托中规院(北京)规划设计公司推进了《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》的编制工作。为加快编制工作进展,进一步增强规划编制的民主性和科学性,根据“多规合一”改革有关要求及《海南省城乡规划条例》有关规定,现将该规划方案依法予以公示,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和建议。公示时间为30个工作日,公示期间如有异议,请按以下要求予以反馈。

公示时间:2019年1月7日至2019年2月20日。

公示地点:海南日报、三亚日报、三亚市人民政府网站(http://www.sanya.gov.cn/)、三亚市规划委员会网站(http://ghj.sanya.gov.cn/)。

欢迎社会各界在公示期内登录公示网站查询相关规划内容,并以书面、电子邮件等形式对规划提出意见或建议。请在提出意见或建议时,署名联系人和联系电话,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,应盖单位公章。

(1)电子邮件请发送到:sy88362336@sanya.gov.cn

(2)书面意见请邮寄到:三亚市河东路152号三亚市规划委员会--城乡规划编制科,电话:0898-88361216,邮政编码:572000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三亚市规划委员会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19年1月7日



关键词:三亚崖州湾将打造成南海新区!准备这样建(二)

相关资讯

免责声明:本页面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信息的无偿服务,所有楼盘信息以开发商最终公布为准,不声明或保证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。刊载的楼盘资料不视为楼盘已达到可售标 准,仅供参考和借鉴, 购房者 在购房时需慎重考虑。参阅本网站的用户,应被视为已确认得悉上述立场。